白芨(白芨种植)
大家好,相信到目前为止很多朋友对于白芨和白芨种植不太懂,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白芨相关的知识点,文章篇幅可能较长,大家耐心阅读,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1白芨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白芨的别名 5 来源及产地 6 性味归经 7 功能主治 8 使用注意 9 化学成分 10 白芨的药理作用 11 参考资料 附:
1 用到中药白芨的方剂 2 用到中药白芨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白芨
1 拼音
bái jī
2 英文参考
hyacinth bletilla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
白芨为中药名,出自《证治准绳》,即《神农本草经》记载的白及的别名[1]。
4 白芨的别名
白芨、白根、白鸡儿、地螺丝[2]。
5 来源及产地
兰科植物白及Bletilla striata (Thunb.) Reichb.f.的块茎[2]。主产贵州、四川、湖南、湖北、河南、安徽、浙江、陜西等地[2]。
6 性味归经
苦、甘、涩,凉[2]。入肺、胃经[2]。
7 功能主治
敛肺止血,消肿生肌[2]。
1.治肺结核咯血,支气管扩张出血,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出血,衄血[2]。煎服:6~15g;研末服,3~6g[2]。
2.治痈肿疮毒,外伤出血,水火烫伤,手足皲裂[2]。研末调敷或鲜品捣敷[2]。
8 使用注意
反乌头[2]。
9 化学成分
块茎含挥发油、粘液质等[2]。块茎含联芐类化合物:3,3’二羟基4(对羟芐基)5甲氧基联芐、3’3二羟基2(对羟芐基)5甲氧基联芐等[2]。还含山药素Ⅲ、3’O甲基山药素等[2]。另外,还含白及葡萄糖配甘露聚糖(Bletilla gluannan)[2]。
10 药理作用
2白芨是什么,白芨 又名连及草兰科白芨属多年生草本 茎块可入药
白芨,(学名:Bletilla striata),有多种别称:连及草、甘根、白给、箬兰、朱兰、紫兰、紫蕙、百笠等,不同地方叫法不一。为多年生草本球根植物(块根可入药),植株高18-60厘米。花期集中在春季,如果气候合适四季均可开花。
白芨简介
形态特征
白芨,又名连及草(出自《本经》),箬兰、朱兰(出自《花镜》),紫兰、紫蕙、百笠。多年生草本,高30~70厘米。初生假鳞茎为圆球装分,生长到一定程度才形成V字形块状假鳞茎。块茎肥厚肉质,为连接的三角状卵形厚块,略扁平,黄白色;须根灰白色,纤细。
叶3~5片,披针形或广披针形,长15~30厘米,宽2~6厘米,先端渐尖,基部下延成长鞘状,全缘。总状花序顶生,花3~8朵,疏生;苞片披针形,长1.5~2.5厘米;花淡紫红色或黄白色,花被片狭椭圆形,先端尖,唇瓣倒卵形,内面有5条隆起的纵线,上部3裂,中央裂片矩圆形;雄蕊与雌蕊结合为蕊柱,两侧有狭翅,柱头顶端着生1雄蕊,花粉块4对,扁而长,蜡质;子房下位,圆柱状,扭曲。蒴果圆柱形,长3.5厘米,直径1厘米,两端稍尖狭,具6纵肋,顶端常具花瓣枯萎后留下的痕迹;花期4~5月。果期7~9月。
生长环境
喜温暖、阴湿的环境,常生长于较湿润的石壁、苔藓层中,常与灌木相结合,或者生长于林缘、草丛、有山泉的地方,亦生于海拔100-3200米的常绿阔叶林下,栋树林或针叶林下,在北京和天津有栽培。白芨生长的石头均是砂岩类,这样白芨才能吸收到毛管水、从而牢牢地吸在上面。
分布范围
白芨原产中国,广布于长江流域各省。主要产自贵州西南部、陕西南部、连云港、南通、南京、句容、宜兴、溧阳、上海、甘肃东南部、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云南、四川。
朝鲜半岛和日本也有分布。
栽培技术
繁殖
一般采用分株繁殖,春季萌发新叶前掘起老株,将假鳞茎分别成几份,每份带1至2个芽,另行栽植。
春季新叶萌发前或秋冬地上部枯萎后,掘起老株,分割假鳞茎进行分植,每株可分3-5株,每株须带顶芽。亦可采用播种繁殖,但因种子细小,发育不全,需用培养基无菌接种,操作复杂,故罕用。
栽培
白及喜温暖、阴湿的环境。稍耐寒,耐阴性强,忌强光直射。宜栽培在排水良好含腐殖质多的沙壤土。地栽前翻耕土壤,施足基肥。如用种子繁殖,播前种子用冷水浸泡,拌以草木灰和新高脂膜,驱避地下病虫,隔离病毒感染,加强呼吸强度,提高种子发芽率;
3月初种植,栽植深度3㎝。生长期需保持土壤湿润,适时喷施药材根大灵,使叶面光合作用产物(营养)向根系输送,提高营养转换率和松土能力,使根茎快速膨大,药用含量大大提高。注意除草松土,每2周施肥1次。一般栽后2个月开花。花后至8月中旬施1次磷肥,可使块根生长充实。
病虫害防治
常发生黑斑病,用70{bf}甲基托布津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洒。有时有根结线虫病危害,用3{bf}呋喃丹颗粒剂灌施盆土。
药理作用
入药部位
白芨干燥块茎。
性味归经
【性味】苦、甘、涩,微寒。
【归经】入肺经。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10g;研末,每次1.5~3g。外用:适量,研末撒或调涂。
功效
白芨具有较好的收敛止血,消肿生肌功效。随着现代药理学的研究不断深入,发现其对结核杆菌,肿瘤细胞等有明显抑制作用。临床发现,还对常见病有较好疗效。用于内外出血诸证及痈肿、烫伤、手足皲裂、肛裂等。其假鳞茎为名贵的止血材料,抗杆菌,真菌,治疗咳嗽。对阴虚咳嗽、肺热咳嗽、百日咳、肺结核咳嗽以及其它难治性咳嗽都有良好止咳作用,治疗鼻窦炎。球茎含白及胶质、淀粉、挥发油等;药用,有收效、补肺止血、消肿等作用,外敷治创伤出血、痈肿、烫伤、疔疮等;花美丽,栽培供观赏。
使用宜/忌
外感咳血,肺痈初起及肺胃有实热者忌服。
炮制方法
夏、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置沸水中煮或蒸至无白心,晒至半干,除去外皮,晒干。
药材鉴别方法
(1)本品粉末淡黄白色。表皮细胞表面观垂周壁波状弯曲,略增厚,木化,孔沟明显。草酸钙针晶束存在于大的类圆形黏液细胞中,或随处散在,针晶长18~88mm,纤维成束,直径11~30μm,壁木化,具人字形或椭圆形纹孔;含硅质块细胞小,位于纤维周围,排列纵行。梯纹导管、具缘纹孔导管及螺纹导管直径10~32μm。糊化淀粉粒团块无色。
(2)取本品粉末2g,加70{bf} 甲醇20ml, 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10ml使溶解,用乙醚振摇提取2次,每次20ml ,合并乙醚液,挥至lml ,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白及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 附录VIB )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5~10μl、对照药材溶液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乙酸乙酯-甲醇(6:2.5: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bf}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数分钟,放置30~60分钟。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显相同的棕红色荧光斑点。
(3)干燥识别:干燥块茎略呈掌状扁平,有2~3个分歧,长1.5~4.5厘米,厚约0.5厘米。表面黄白色,有细皱纹,上面有凸起的茎痕,下面亦有连接另一块茎的痕迹,以茎痕为中心,周围有棕褐色同心环纹,其上有细根残痕。质坚硬,不易折断。横切面呈半透明角质状,并有分散的维管束点。气无,味淡而微苦,并有粘液性。以根茎肥厚,色白明亮,个大坚实,无须根者为佳。
3中药材白芨
【药用】本品为兰科植物白芨的块茎。
【性味与归经】苦、甘、涩,微寒。入肝、肺、胃经。
【功效】收敛止血,消肿生肌。
【临床应用】1.用于咯血、呕血、衄血、外伤出血等症。
白芨收敛,功能止血,是一味止血药。者要用于肺、胃出血病症,可单独应用,也可配阿胶(蛤粉炒)、藕节、生地等治咯血;配乌贼骨等治呕血。
2.用于疮疡肿痛,溃疡久不收口,手足皲裂等症。
白芨又有消肿生肌之功,用治疮疡,不论已溃未溃均可应用,如疮疡初起未溃,配银花、贝母、天花粉、乳香等有消散作用;如疮疡已溃、久不收口以及手足皲裂,有可奏生肌敛疮之功,往往研粉外用。
此外,本品还可用于尘肺、肺痈、肺结核等病。
【处方用名】白及、白芨(洗净,晒干,切片用)、白芨粉(研粉,吞服,开水调服或外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三钱,煎服。研粉吞服或冲服每次2~3克。外用适量。
【按语】白芨苦甘微寒,功能止血,能入肺胃,为吐衄咯血之要药。又能用治疮疡,未成者能予消散。已溃者可用于敛疮生肌。此外,创伤出血,皮肤皲裂,用以外治亦颇有良效。唯邪热炽盛时,亦未宜乱投也。据报导,本品治疗肺结核病,与异烟??同用,有协同作用;对空洞性肺结核久不愈合,也可应用。
【方剂举例】白芨枇杷丸(《戴氏方》)白芨、枇杷叶、阿胶(蛤粉炒)、藕节、生地汁。治咳血吐血。
止血汤(《中医方剂临床手册》上海中医学院编)白芨、仙鹤草、地榆炭、生槐花。治上消化道出血症。
好了,白芨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白芨种植、白芨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
2023-03-12 11:16:06
目录 返回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