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丨 朱雄英为什么不是允字辈(朱雄英是谁的儿子)

2023年03月17日丨佚名丨分类: 探秘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来给大家分享朱雄英为什么不是允字辈,以及朱雄英是谁的儿子对应的知识和见解,内容偏长哪个,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1朱标死了之后,朱元璋为什么没有重新找个儿子来继位?

朱雄英是嫡长子,他继承皇位没有任何争议,但他早夭,八岁的时候就死了,太子妃常氏也于洪武十一年去世,也就是说没有嫡长子了。如果不出什么意外,比如朱标当皇帝时候出现某个宠妃,宠妃之子参与夺嫡,如同汉朝的吕后和戚夫人,会是庶长子朱允炆即位皇帝。

而且朱允炆本身才能也不错,只是太年轻,经验不足又过于急躁(即位时才21岁)才会输给朱棣,如果给他长时间的成长(朱标不死,朱棣不敢造反),现存的几个兄弟才能一般,没有他的对手。

继承权顺序是朱雄英-朱允熥-朱允熞-朱允熙-朱允炆,朱雄英早亡,第一顺序继承人是朱允熥。

嫡长继承制的规矩:

有嫡立嫡,无嫡立长;

嫡长子优先于嫡长孙,嫡长孙优先于嫡次子,嫡次子优先于庶子;

如果正妻去世或者离婚,续娶的正妻叫做继室或者填房,继室生的儿子也叫嫡子,但是元配所生嫡子优先于继室所生嫡子,上一任正妻所生嫡子优先于下一任正妻所生嫡子;

如果妾生了儿子,然后被扶正成为正妻,又生了儿子,那么她成为正妻之后所生的儿子要优先于她做妾的时候所生的儿子。

朱允炆为吕氏作为侧室时所生长子,虽然年龄长于常氏所生嫡次子朱允熥,并且之后吕氏扶正,但继承顺序不可能越过朱允熥,顺序更在自己母亲被扶正后所生的两个弟弟之后。

朱元璋在朱标死后,为了抑制蓝玉外戚势力而制造蓝玉案杀害了蓝玉等人,并且强行改变嫡长制继承顺序,压制蓝氏所生的嫡次子朱允熥,而立朱允炆为皇太孙,本身就是不合礼法的。况且朱元璋对朱允炆还是比较喜爱的,

2为什么朱元璋的长子朱标的儿子朱雄英没有按辈分取名?

主要是因为他是 未成年就亡故了,他死时他爷爷朱元璋还没有死呢,他的王位是朱元璋封的。也就是说他只有排行,没有按辈分取名。

下面的资料 显示 他的 弟弟 基本是 14、5岁以后封王的。

朱标(1355年—1392年),明太祖长子,母马皇后。因朱标先于太祖去世,未即皇位。谥称懿文太子,明惠帝即位后追尊为明兴宗孝康皇帝,靖难之后恢复懿文太子旧称,明安宗登基后,最终恢复了兴宗的帝号,上尊谥曰兴宗和天敬道宪懿勤敏淳文度武明仁慈孝康皇帝标。陪葬于南京明孝陵,即明东陵,现仅存遗址。

虞怀王朱雄英(常氏生),追封。 建文帝朱允炆(吕后生) 吴王朱允熥(常氏生) 衡王朱允熞(吕后生) 徐王朱允火熙𤐤(吕后生) 女 建文帝

长女江都公主 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下嫁长兴侯耿炳文子耿璿。 次女宜伦郡主 永乐十五年下嫁于礼。 三女朱氏,无考。 四女南平郡主 未下嫁,永乐十年(1412年)薨,追册。

虞怀王(朱雄英),1374~1382,明兴宗(朱标)长子,母妃常氏.于“洪武七年十月己未生”,按明初“居嫡长者必正储位”的观念原本可以作为皇太孙的他于洪武十五年五月死去,只活了八岁。“未封”,葬在钟山。爵谥系太祖后来追封的。

朱允熥1378-1417,安徽凤阳人,明太祖孙,懿文太子朱标第三子,与虞怀王朱雄英同母。洪武十一年十一月戊寅(戊午年十一月初九,1378年11月29日)生,建文元年(1399)封吴王。建藩杭州。未就藩,靖难之役起。燕王入京师后,降封广泽王,居漳州。其年(1402)九月,召还,废为庶人。永乐十五年(1417)九月卒。英宗于天顺四年释放禁锢在凤阳高墙的庶人“仅庶母姊五六人,有年八十余者”。有遗腹子朱文坤,后不知所踪。 1645年,福王政权为了笼络人心,恢复了死去二百余年的允熥的吴王封号,并谥为悼王。

朱允熞朱允熞1385~? 明兴宗(朱标)第五子 ,母吕妃,洪武十八年六月庚戌(乙丑年六月二十,1385年7月27日)生,建文元年(1399年)封衡王,未就藩,成祖入京师,降封为怀恩王,居建昌,与吴王俱召还京,废为庶人,锢凤阳,卒。南明朝廷追复他为衡王(或鲁王),谥曰愍或悼。

3朱雄英为什么不是允字辈

朱雄英出生时还没有世系表,所以他不是允字辈。

洪武二年1369年夏四月乙亥,朱元璋着手命人编纂《祖训录》,到洪武六年1373年五月时,初步成书。之后洪武八年、九年,朱元璋通过两次修订,将它改名为《皇明祖训》。其中,《礼仪》一章的第20和21页,明确规定了太子及诸王后世的字辈。

而朱雄英出生于洪武七年1374年,虽然朱元璋对这个嫡长孙异常喜爱,并亲自赐名。但当时“世系表”还未诞生,所以很遗憾,朱标一脉的第一个允字辈皇孙,便白白便宜了洪武十年出生的建文帝朱允炆。特别是在洪武十五年,朱雄英八岁的时候就夭折了,虽然当时字辈已经确定,但也可能是由于早逝,因此并没有为朱雄英重新取名。

朱雄英简介

朱雄英于洪武七年十月二十七日生于应天府。根据《皇明祖训》的规定,皇太子嫡长子为皇太孙,次嫡子并庶子年十岁皆封郡王,授以镀金银册、银印,但他于洪武十五年五月初一薨逝,只活了八岁,尚未得到册封。死后,以皇嫡长孙视皇子,追封虞王,谥号为“怀”,葬于钟山。后世因而称为虞怀王。

《明太祖实录》记载:洪武七年冬十月己未,皇嫡长孙雄英生。洪武十五年五月己酉朔,皇嫡长孙雄英薨。上感悼辍朝,葬钟山,侍臣皆素服,徒步送葬,追封虞王,谥曰怀。

4朱允炆,朱高炽是同一辈的,怎么一个是“高”,一个是“允”?

明孝让帝---朱允炆,与其堂弟明孝昭帝---朱高炽确是同一辈的,但不是同一字辈的。他们的名字中间一个是“高”,一个是“允”,为什么会这样呢?笔者认为有两个主要原因。

第一、《皇明祖训》的规定。

究其原因,无非是明太祖朱元璋以家法治族治国。为此,朱元璋号令群臣,历时多年,将自己对家族的所思所想,形成文字,编成家法祖训——《皇明祖训》。在《皇明祖训》(《皇朙祖训》)的《礼仪》一章的20和21页,明高帝朱元璋明确规定太子及诸王后世的字辈。诸王共26位,其中25位是朱元璋之子,一位是朱元璋的侄孙靖江郡王朱守谦。

从上图的《皇明祖训.礼仪章》您可以发现,太子和诸王的字辈都是每人一首五言诗。朱元璋还留了两个“备用”的字辈,大概是为了以后出生的儿子留。不过,那时已经是洪武廿八年,朱元璋廿六子朱楠在洪武廿七年出生后一个月就夭折了。朱元璋从68岁到70岁驾崩,就再也没生过孩子。

第二、对出身贫寒的包装。

在中国,名门望族尤其是四圣三贤——孔、孟、曾、颜、卜、闵、冉通天家族 ,他们的姓氏不同,但字辈完全相同。朱元璋却反其道而行之,显得非常有个性,这跟大明高皇帝朱元璋出身有很大关系。遥想当年,明太祖还叫朱重八,他这个朱元璋的名字还是郭子兴起的。在皇觉寺,传言其法号是如静,而他的叔叔却是一名去过印度的高僧,法号悟空。朱重八是历史上唯一一个,由名副其实的“贫僧”(曾被误会是叫花子)而成为开国皇帝的第一人。

他没有名震千古的祖先,他曾问一名朱姓官吏的祖先是不是朱子?这名官吏不敢欺君,如实禀报自己不是朱熹的后代。朱元璋感慨万千,一个官吏尚且不乱认祖宗,自己身为开国之君,君临天下,乱认祖宗,将成为笑谈,同时也是对出身贫寒的祖先不孝。

朱元璋成为开国皇帝后,大概在1373年重新给自己的儿孙命名和定辈分。他以木、火、土、金、水五行作为偏旁给自己的儿孙命名,从孙子辈加上辈分,每个儿子包括侄孙都有不同的辈分。故而,从辈分上很难看成是不是一家,但从偏旁上可以看出。福垊特别留意了一下,以五行偏旁取名,朱元璋不是第一人,最早的应该秦敏学,他的儿子三儿就是秦桧,四字是秦棣,跟朱高炽的老爸同名,连排行也一样。

如果以五行轮回论之,朱元璋应该改为朱元漳。朱元璋是开国之君断不会改名,他给自己的父亲、兄弟、儿孙、侄孙取名。“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除了有朱元璋的父亲、兄弟、侄孙还有朱元璋的嫡长孙朱雄英。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朱雄英生的早,薨也早,故而没有改成朱允加火偏旁的名字。

朱允炆和朱高炽看起来年龄相差很大,感觉就像秦始皇和汉太祖,完全是两个朝代(时代)。其实,刘季比赵正只小三岁,而明孝惠帝(明惠宗,南明追尊)朱允炆只比他的堂弟明孝昭帝(明仁宗)只大一岁,一个属蛇,一个属马。

5朱标的长子为何取名朱雄英,而不是按字辈取名朱允*?

当皇帝后要进行避讳,就是不能提及涉及自己名字的字,所以皇帝要改自己的名字,或者改同辈中兄弟的名字。大部分皇帝都改自己的名了,也有部分皇帝继位后强迫所有兄弟改名字。如雍正继位后,本来都是“胤”字辈的兄弟,都被迫改为“允”字。 朱标的长子本来是帝位理论上的继承人,所以起名字时就和其他兄弟姐妹区分开来。而清朝时由于是少数民族政权,是不谈长子正统论的,所以才会出现,雍正继位后,几十号人好几十岁了还改名字,呵呵

6朱标死后最年长的皇子是谁?皇位为什么不给这位年长的而给朱允炆?明朝这方面有什么规矩??

朱标死后最年长的皇子是朱元璋的次子秦愍王朱樉。

太子朱标死后,最有实力做未来皇帝的人就是第四子朱棣了,朱樉并不受朱元璋的喜爱。

朱元璋虽然意识到,朱棣英武果敢,雄才大略可堪重任,但他并没有将皇位传给朱棣,反而传给他的次长孙朱允炆,其中的原因,据后人分析主要有三种考虑:

首先,封建王朝实行的是“嫡长制”,皇帝老子死了,一般规律是由长子、长孙继承皇位,这是历朝历代的传统,朱元璋也没办法改变。朱元璋为他百年之后,谁能继承皇位问题,曾多次征求大臣们的意见,大臣们众口一词:推举朱允炆。因为朱允炆是太子朱标的次子,朱标死,其长子又早夭,皇位自然应传给朱允炆。尽管大臣们知道朱允炆生性柔弱,缺乏魄力,如宋徽宗一样吟诗作画还行,当皇帝,治理国家,不太合适。但传统的力量如此之大,众大臣又执意如此,朱元璋有口难言,只好同意。

其次,怕引起兄弟之间内战。朱棣身为皇四子,太子朱标虽死,但上边还有兄长朱樉、朱棡二人,虽然他们的文韬武略,不如朱棣,但朱元璋真要是将皇位传给朱棣,他担心朱樉、朱棡不服,怕他们联合其他几个弟弟,一起反对朱棣当皇帝,引发内战。

再次,晚年没有及时纠正。朱元璋年老体衰时,朱棣的长兄朱樉、朱棡相继病死,届时朱元璋改弦易辙还来得及,将皇位传给朱棣也名正言顺了,可是朱元璋没有这样做。一是他过早的当众宣布了皇位继承人的诏书,怕引起朱允炆及其众大臣的不服,二则朱元璋老迈昏聩,已无精力操办这件大事。这样朱元璋死后,就由皇太孙朱允炆继承皇位了。

朱允炆继位仅仅半年,就引发了朱棣与他的皇位之争。朱元璋生前的担心,终于变成血淋淋的皇位争夺之战。这场内战,史学家称为“靖难”之战。

明朝这方面遵循的是封建王朝的嫡长子继承制。

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死,嫡孙继承。嫡孙继承顺序高于幼子和庶子。

长房无人,考虑幼子;嫡系无人,考虑庶子。若无直系继承人,则上推一服,选关系亲近、有德者继承。若还无人,则继续上推,直至找到合适继承人。宋朝和明朝都有几个皇帝是上推了N代继承的。女子无继承权,外戚无继承权。养子有继承权。

关于朱雄英为什么不是允字辈和朱雄英是谁的儿子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