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境丨 和氏璧图片(和氏璧图片)

2023年03月18日丨佚名丨分类: 秘境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来给大家分享和氏璧图片,以及和氏璧图片对应的知识和见解,内容偏长哪个,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1“完璧归赵”中的和氏璧去哪儿了

战国时期的历史总是令无数人为之热血沸腾,诸侯国的争霸称王也总是令人津津乐道,战国时期诸侯国的兴盛和衰落其实都是冥冥之中注定的,毕竟没有无缘无故的衰落和无缘无故的兴盛,秦国的逐渐强大和最终统一中原其实和秦国的历代君主密不可分。

打开百度APP,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关于秦昭王可能很多人比较陌生,但是说到被蔺相如吓到的那个秦王,可能更多的人会恍然大悟,原来他就是秦昭王啊,那个好没有本事的秦王,其实秦昭王厉害的很,在位五十年,如果没有秦昭王,秦国就不会统一中原,成就中原大一统的封建帝国秦朝,说到秦昭王必须要说和氏璧,那么完璧归赵故事中的和氏璧后来去哪了,其实它后来的用途堪称玉中皇帝!

和氏璧的来历。

楚过有个叫做卞和,在楚山中获得了一块美丽的玉,就把它奉献给楚厉王,楚厉王让雕琢玉器的人鉴别它,得到的结果只是一块石头,楚厉王一怒之下就砍掉了卞和的左脚,等到楚厉王死了之后,楚武王即位,卞和又把玉璧献给楚武王,楚武王让雕琢玉器的人再次鉴别它,得到的结果还是一块石头,武王认为卞和在说谎,就砍去了卞和的右脚。

等到楚武王驾崩了,楚文王即位,卞和抱住他的玉璧在楚山下哭了三天三夜,眼泪都流干了,楚文王听到后,派人问卞和哭泣的原因,卞和就说:“我不是为被砍了双脚而伤心,我是因为这玩意分明是宝玉而被看为石头,忠心耿耿的人被看为说谎的人而哭泣”,于是楚文王派雕琢玉器的人剖开卞和的玉璧,果然得到宝玉,于是命名是“和氏璧”。

蔺相如完璧归赵。

公元前283年,机缘巧合之下的赵惠文王得到了闻名天下楚国丢失的和氏璧,秦昭王听说这事了,就对和氏璧垂涎三尺,就托人给赵王带去一封信,说愿意用十五座城池交换和氏璧,这下赵王犯难了,因为他知道即使把和氏璧给了秦王,秦王也不会割舍十五座城池,但是不给吧,又怕秦国出兵攻赵。

就在这时,蔺相如出现了,带着和氏璧去秦国的章台去面见秦王了,之后发生的事情也就是我们课本上的故事,也就是蔺相如不负使命揭穿了秦王想要空手套白狼的阴谋,秦王没有打算真的用城池交换和氏璧,蔺相如也机智的把和氏璧完整的带回了赵国,可谓是在外交上弱小的赵国赢了强大的秦国一局。

和氏璧后来的归属。

和氏璧被蔺相如带回赵国之后,好像就在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了,其实和氏璧一直在赵国的国库里存放着,毕竟闻名天下的和氏璧怎能轻易丢失和赏人呢,时间在不断的向后推移,秦国统一中原的车轮一直在滚滚向前,秦始皇赢政灭了赵国之后,收缴赵国国库的时候,和氏璧就被赢政得了去。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赢政统一中原之后,苦思冥想想要用一个物品来表示自己的权威,在丞相李斯的建议下,赢政打算制造一枚传国玉玺,这时候赢政就想到了自己得到的和氏璧,就打算取材和氏璧来制造一枚代表国家权威,代表皇帝尊严的国玺,工匠不负重任,倾尽精力终于雕刻而成,其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正面刻有李斯所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篆字,以作为“皇权神授、正统合法”的信物。

和氏璧最终还是失传了。

赢政用和氏璧制造了国玺,就说明和氏璧并不是圆圆的像玉佩一般可以佩戴在身上的,应该是立体的并且很大的一块,国玺的存在,让封建皇帝集权多了一件信物,就是这样的一件国玺,也成了以后皇帝的必争之物,得到了这枚国玺就相当于受命于天,如果没有这枚国玺,也会显得自己底气不足,皇位得来不正。

因为国玺的意义,所以成为了以后想要坐上皇帝宝座那些人的必争之物,在加上秦王朝的短暂寿命,所以使得这枚和氏璧制成的国玺屡次易主,终于在唐朝之后再也没有了踪影,如果说玉中有皇帝的话,一定非和氏璧莫属,毕竟其被制成传国御玺之后,就成了最高权力-皇权的象征!

2和氏璧是个环状的,为什么能做成玉玺呢?

相信很多人在电视剧中都看到过传国玉玺,在皇帝们拿出传国玉玺的时候,通常是被装在一个比较大的木盒子中,而且木盒子中的传国玉玺看上去也比较大。

其实,我们在电视剧中看到的也还是真的,很多来自秦朝、汉朝甚至是后来三国时期的电视剧都是一个这样的情况。

其实,我们都被这些电视剧误导了。 一直以来,传国玉玺块头非常大的特点已经深入人心了。而且很多人可能去过故宫,在皇帝宝座两边摆放着两排大木头盒子,据了解里面装的就是玉玺,从木头盒子的块头来看,那些玉玺应该是比较大的,毕竟如果用大木头盒子装小玉玺,未免让人觉得多此一举。

所以,这么多年以来,传国玉玺在很多人心中就是比较大的。 其实,我们抛开传国玉玺的制作材料,如果传国玉玺真的存在的话,它也不可能太大,根据史料记载,无论是在秦朝还是汉朝,官员们执掌的印玺普遍比较小,这也成为了国家的一种传统,以此类推,传国玉玺也肯定不会太大。

随着我国考古学的发展,在古墓中发掘出来的玉玺也在不断增多。目前,我国最早的印玺就是在西汉南越王墓中发现的“文帝行玺”,而且这块印玺还是目前发掘出来的最大的印玺,而这块“最大”的印玺实际上只有1.8厘米高,3.1厘米长。

从这两个数字中看,完全可以看得出,古代印玺的规模究竟有多大。 要知道,在汉朝印玺的规模都是有明确的规定的,而且当年对玉玺的形容还可以用“方寸天地”四个字形容,而从这四个字之中也可以看得出汉朝印玺的规模,一寸差不多是2.3厘米,普通官员的印玺是不能超过这个数字的,而皇帝的印玺可以超过这个数字,即便是超过了这个数字,从上面的“文帝行玺”来看,也不会超过太多,肯定不会像电视剧中展现出来的那样,超的实在是太离谱了,已经超出了这个数字的十倍多了。

既然文帝行玺是这样,那么传国玉玺也必定不会太大。我们都知道,“璧”是中国传统的玉器,圆形小圆孔,而和氏璧也是如此,如果拿和氏璧来做成特别大的“传国玉玺”,可能性非常小,但是如果那些和氏璧来制作类似汉朝的印玺,还是有可能的。

这样来看,传国玉玺即便是真的存在,那么,他的规模也不会大过和氏璧的宽度。 当然了,现在我们对和氏璧制作传国玉玺的种种理解只不过是猜测罢了,真正关于秦国制作玉玺的史料并不多,除了史书上的少数记载之外,还真看不到其他的记载。

传国玉玺真是存在也好,不存在也罢,现在的人根本看不到它的真面目,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传国玉玺的规模不可能像电视剧中展现出来的那么大,如果它取自和氏璧,就更加印证了这一点。

3谁有传国玉玺(和氏璧)的资料?

传国玺又称传国玉玺、传国宝,秦以后历代帝王相传的玉玺,为秦始皇所作,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正面刻李斯所写篆文“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传国玺贯穿中国历史长达1500多年,忽隐忽现,秦以后历代帝王争以得玺为符应。确为天下所共传宝,国之重器。

说起传国玺就要提到和氏璧。

春秋时,楚国人卞和在山中得一璞玉,献给厉王。王使玉工辨识,说是石头,以欺君罪断卞和左足。后武王即位,卞和又献玉,仍以欺君罪再断右足。公元前690年,文王即位,卞和抱玉哭于荆山下。文王派人问他,他说:“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文王使人剖璞,果得宝玉,因称和氏璧。

楚威王时,昭阳灭越有功,威王将和氏璧赏赐于他。后昭阳出游赤山,赤山下有深泽,传姜太公曾钓于此,昭阳于水渊畔高楼宴客赏壁,是时有人云渊中有大鱼跃起,足有丈余,群鱼从之,众人离室至渊边,回席后发现和氏璧失踪,疑为门人张仪所窃,拘张仪遍审无果。张仪一气之下,离楚入魏,再入秦,秦惠文君十年公元前315年,拜为秦相,游说诸国服从秦国,以使节入楚,瓦解齐楚联盟。后楚败,秦取楚汉中之地。

和氏璧实为他人所盗,昭阳悬千金之赏,购求此璧,盗者不敢出献,乃怀之入赵。后赵惠文王内侍缪贤以五百金货得,赵惠文王从缨贤处得和氏璧;公元前283年,秦昭襄王得知,“遗书赵王,愿以十五城请易壁”,其时秦强赵弱,惠文王恐给了壁得不到城,蔺相如自愿奉壁前往。至秦国,献壁后,见秦王无意偿城,当廷力争,设法取回原壁,送回赵国。

公元前228年,秦王嬴政破赵,得和氏璧。

嬴政一统天下,称始皇帝。秦二十六年,命李斯篆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咸阳玉工孙寿将和氏璧磨平,雕琢为玺,即为传国玺。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始皇帝巡狩至洞庭湖,风浪大作,舟将覆,急投玉玺于湖而止,传国玺就此失踪。三十六年秋,使者从关东夜过华阴平舒道,有人持璧遮使者曰:“为吾遗滈池君。”因言曰:“今年祖龙死。”。次年公元前210年七月,始皇帝出巡死于沙丘。

公元前206年十月,刘邦率军入咸阳至霸上,秦王子婴降于轵道,奉上始皇玺。秦亡,刘邦即天子位,因御服其玺,世世传受,号曰“汉传国玺”,一记为“汉传国宝”。

西汉末公元8年,外戚王莽篡权,时孺子刘婴年幼未立,玺藏于长乐宫王莽的姑母孝元太后处。王莽派堂弟安阳候王舜前去索要,太后大骂:“我老已死,如而兄弟,今族灭也!”,无奈,掷玺于地,崩其一角,莽令工匠以金镶之。

公元23年十月四日,王莽兵败,商人杜吴杀莽渐台之上取玺绶,校尉公宾就斩莽首,一并献给校尉王宪,宪自称汉大将军,城中兵数十万皆属焉,舍东宫,妻莽后宫,乘其车服。六日,李松、邓晔入长安,以王宪得天子玺绶不交,多挟宫女、建天子鼓旗,收斩之,李松持传国玺至宛,献给绿林军拥立的汉更始帝刘玄。

更始三年公元25年六月,赤眉军另立皇族后裔刘盆子为帝,改元建世;同月刘秀即位于高邑,国号汉,改元建武;九月,赤眉樊崇等众数十万人入关,更始帝裸袒逃亡。十月刘秀入洛阳,十二月赤眉追杀更始帝刘玄于道。建武三年公元27年正月,赤眉军兵败宜阳,刘盆子和樊崇率众向刘秀投降,将传国玺拱手奉于东汉光武帝刘秀。

东汉末年,宦官专权。少帝光熹元年公元189年八月,袁绍入宫诛杀宦官,段珪携帝出北宫避难,玉玺失踪。

献帝时,董卓作乱。

初平二年公元191年,长沙太守孙坚率军攻入洛阳,见城南甄官井上,旦有五色气,坚令人入井,探得汉传国玺,文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上一角缺。孙坚将玺秘藏于妻吴氏处。后孙坚为黄祖军士所射杀,袁术拘孙坚妻,夺玺。袁术死后,荆州刺史徐璆携玺至许昌,时曹操挟汉献帝在此,至此,传国玺又归汉室。

公元220年,献帝延康元年冬十月乙卯,曹丕篡权,逼献帝禅让,汉亡。曹丕使人在传国玺肩部刻下八个隶字“大魏受汉传国之玺”。

公元265年十二月,司马炎同样篡权,逼迫魏帝曹奂退位,改魏为晋,称晋武帝,传国玺归晋。

公元311年五月,前赵(匈奴汉国)刘聪虏晋怀帝司马炽,玺归前赵。

公元329年九月,后赵石勒灭前赵,得玺,在右侧加刻“天命石氏”。

公元350年一月,冉闵(染闵)杀后赵皇帝石鉴,得传国玺,据邺城,自立为帝,国号大魏(史称冉魏);

公元352年,鲜卑慕容儁为得到传国玺,邀约南下攻魏,三月,冉闵兵败被擒,五月被杀。慕容评率精骑万人攻邺,魏大将军蒋干辅佐太子智闭城拒守,冉智尚幼。邺中大饥,人相食,故赵时宫人被食略尽,蒋干奉表请降,且求救于东晋谢尚。初,谢尚使戴施据枋头,戴施闻蒋干求救,派使者求传国玺,干疑尚不能救,沈吟未决。六月,戴施亲率精兵百余人入邺助守,谲之曰:“天子闻玺已在吾处,信卿至诚,必遣军粮厚相救饷。”干以为然,乃出玺付之。戴施令何融送传国玺至枋头,谢尚遣胡彬以三百精骑连夜送至建康,献给晋穆帝,传国玺重入司马家,东晋的君主终于不是“白板天子”了。八月,慕容评攻陷邺城,冉魏灭亡,十一月,前燕慕容儁即皇帝位,自谓获传国玺,改元元玺;

公元420年六月,刘裕废东晋恭帝自立为帝,国号宋,史称刘宋;

公元479年四月,萧道成逼宋顺帝禅让,建南齐;

公元502年四月,萧衍篡南齐立梁;梁太清二年公元548年八月,侯景在寿阳起兵叛梁,承圣元年公元552年,侯景被杀,其侍中兼平原太守赵思贤持玺潜逃至广陵,郭元建获玺,献与北齐行台辛术,术转献北齐朝廷,传国玺遂为高氏所有。

建德六年公元577年正月,周武帝宇文邕平北齐,玺入周。

大定元年公元581年二月,杨坚废北周静帝,建立隋朝,传国玺入了隋宫,改传国玺曰受命玺。公元589年,陈朝灭亡,隋一统中国。

义宁二年公元618年三月,隋炀帝杨广被宇文化及杀于江都,萧后与炀帝幼孙政道携传国玺遁入漠北突厥,号为隋王。五月,恭帝杨侑禅位,李渊称帝,是为唐高祖,改国号唐,隋亡。

唐初,太宗李世民因没有传国玺,遂刻受命玄玺,曰“皇天景命,有德者昌”,以及八方“神宝”“受命宝”之类的玉玺聊以自慰。

贞观四年公元630年,李靖率军讨伐突厥;三月,俘其颉利可汗,东突厥灭亡。同年,萧后与杨政道返归中原,传国玺归于李唐。

唐末,天下大乱。

天佑四年公元907年四月,朱晃(朱温、朱全忠)废唐哀帝李祝,夺传国玺,建后梁。

龙德三年公元923年十月,后唐李存勗灭后梁,传国玺也随着到了后唐。

后唐清泰三年闰十一月二十六日公元937年1月11日,后唐河东节度使石敬塘带契丹军攻至洛阳,末帝李从珂怀传国玺登玄武楼自焚,传国玺就此失踪。

公元951年正月,郭威废后汉建后周,遍寻传国玺不着,无奈于广顺三年刻了“皇帝承天受命之宝”、“皇帝神宝”两方印玺,后,赵匡胤受禅,传此二宝,改朝为大宋,又制“大宋受命之宝”。至太宗,又别制“承天受命之宝”。真宗即位,作皇帝受命宝,文曰“皇帝恭膺天命之宝”。

哲宗绍圣三年公元1096年,咸阳县民段义掘地得古玉印,自言于河南乡刘银村修舍,掘地得之,“色绿如蓝、温润而泽、背璃纽盘”,绍圣四年,上之,诏礼部、御史台以下参验;绍圣五年,经当朝十三名学士官员依据前朝的遗迹,多方考证,最终确认为始皇帝所制的传国玺。哲宗大喜,号为“天授传国受命宝”,改元元符。

公元1127年四月,靖康之变后,徽钦二帝被掠,传国玺也被大金国掠走,不知所踪。

公元1294年正月,元世祖忽必烈去世,在大都传国玺忽现于市。

公元1368年正月,朱元璋在应天府(南京)称帝,建大明。元顺帝逃往蒙古草原。

明初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正月,明太祖朱元璋以历代传国玺未得,遣徐达率精兵十五万分三路入漠北,追击遁逃的蒙古朝廷,以期得到传国玺,最终还是空手而返。

至此,经历了一千六百多年风风雨雨的传国玺就此湮没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

另:传国玺文曰“受命于天 既寿永昌”;“汉书”文曰“昊天之命 皇帝寿昌”抑或“受天之命 皇帝寿昌”。两者不同,一般指“受命于天 既寿永昌”。

玉玺谱曰:传国玺是秦始皇初定天下所刻,其玉出蓝田山,丞相李斯所书,其文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高祖至霸上,秦王子婴献之。至王莽篡位,就元后求玺,不与,以威逼之,乃出玺投地。玺上螭一角缺。及莽败,李松持玺诣宛上更始;更始败,玺入赤眉;刘盆子既败,以奉光武。

又:魏文帝曹丕使人隶刻八字“辽史”记为“大魏受汉传国之宝”,我以为应该是“大魏受汉传国之玺”,唐武则天时改“玺”为“宝”,应该是那时代改的。“旧唐书”记:天后恶玺字,改为宝。

“宋史”记:宝。秦制,天子有六玺,又有传国玺,历代因之。唐改为宝,其制有八。五代乱离,或多亡失。

天子六玺者,文曰“皇帝行玺、皇帝之玺、皇帝信玺、天子行玺、天子之玺、天子信玺”。

天子八宝,一曰神宝,二曰受命宝,三曰皇帝行宝,四曰皇帝之宝,五曰皇帝信宝,六曰天子行宝,七曰天子之宝,八曰天子信宝。

“魏本纪”录:太平真君七年三月,诏诸州坑沙门,毁诸佛像。戊子,毁邺城五层佛图,于泥像中得玉玺二,其文皆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其一刻其旁曰“魏所受汉传国玺”。

“辽史”记:传国宝,秦始皇作,用蓝玉,螭纽,六面,其正文“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鱼鸟篆,子婴以上汉离祖。王莽篡汉,平皇后投玺殿阶,螭角微玷。献帝失之,孙坚得于井中,传至孙权,以归于魏。魏文帝隶刻肩际曰“大魏受汉传国之宝 ”。唐更名“受命宝 ”。晋亡归辽。自三国以来,僭伪诸国往往模拟私制,历代府库所藏不一,莫辨真伪。圣宗开泰十年,驰驿取石晋所上玉玺于中京。兴宗重熙七年,以《有传国宝者为正统赋》试进士。天祚保大二年,遗传国玺于桑干河。

再另:后唐以后的传国玺都疑是赝品。即便契丹得自后晋的传国玺也是石敬塘按秦玺仿刻的,后被大元所获。

北宋哲宗时所得的传国玺当时便有人怀疑是章敦、蔡京造假的。

“宋史”记:绍圣末,朝廷得玉玺,下礼官诸儒议,言人人殊。李公麟曰:“秦玺用蓝田玉,今玉色正青,以龙蚓鸟鱼为文,著‘帝王受命之符’,玉质坚甚,非昆吾刀、蟾肪不可治,琱法中绝,此真秦李斯所为不疑。”议由是定。

“宋史”又记:元符元年三月,翰林学士承旨蔡京及讲议官十三员奏:按所献玉玺,色绿如蓝,温润而泽,其文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其背螭钮五盘,钮间有小窍,用以贯组。又得玉螭首一,白如膏,亦温润,其背亦螭钮五盘,钮间亦有贯组小窍,其面无文,与玺大小相合。篆文工作,皆非近世所为。臣等以历代正史考之,玺之文曰“皇帝寿昌”者,晋玺也;曰“受命于天”者,后魏玺也;“有德者昌”,唐玺也;“惟德允昌”,石晋玺也;则“既寿永昌”者,秦玺可知。今得玺于咸阳,其玉乃蓝田之色,其篆与李斯小篆体合。饰以龙凤鸟鱼,乃虫书鸟迹之法,于今所传古书,莫可比拟,非汉以后所作明矣。

宋史的几处记载中似乎都没有提及“大魏受汉传国玺”和“天命石氏”等刻字,更加令人疑心,再者李公麟与蔡京等人的考证方法更是想当然耳。

元至元三十一年公元1294年,有得玉玺于木华黎曾孙硕德家者,监察御史杨桓辨识其文,曰“受天之命,既寿永昌”,乃顿首言曰:“此历代传国玺也,亡之久矣。”。杨桓的鉴定简单到如此地步,令人叹息。

明弘治十三年公元1500年,陕西鄠县民毛志学于泥河滨得玉玺,其文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色白微青,螭纽。陕西巡抚熊翀以为秦玺复出,遣人献之。礼部尚书傅瀚言:“自有秦玺以来,历代得丧真伪之迹具载史籍。今所进,篆文与《辍耕录》等书摹载鱼鸟篆文不同,其螭纽又与史传所纪文盘五龙、螭缺一角、旁刻魏录者不类。盖秦玺亡已久,今所进与宋、元所得,疑皆后世摹秦玺而刻之者。”明孝宗从其言,却而不用。

公元1632年,后金皇太极彻底击溃大元后裔林丹汗的漠南蒙古察哈尔部落,天聪八年公元1634年闰八月,林丹汗患天花病死于甘肃大草滩,次年四月林丹汗长子额哲率部众归降,并献上元代传国玺;皇太极得传国玺后,改女真为满,改国号金为清,改元崇德。

清初,宫内交泰殿藏有三十九方各色御玺,其中就有这方被认为是秦制传国玺的玉玺,乾隆十一年公元1746年,经乾隆皇帝“按其词虽类古所传秦玺,而篆文拙俗,非李斯虫鸟之旧明甚”“朕谓此好事者仿刻所为,贮之别殿,视为玩好旧器而已”,钦定为赝品。

公元1924年11月5日,末代皇帝博仪被逐出宫时,北京警备总司令鹿钟麟、警察总监张壁还在向内务府大臣绍英追要着传国玺。

4真正的和氏璧是什么样子的?

和氏璧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美玉,在它流传的数百年间,被奉为“无价之宝”的“天下所共传之宝”,又称和氏之璧、荆玉、荆虹、荆璧、和璧、和璞。为天下奇宝。

由于和氏璧已经失传,真正的和氏璧究竟如何模样,今人已经无法得知,只能通过有限的文字记载(包括文学创作)中的描述加以想象。但是,从秦始皇用和氏璧造御玺的故事来看,和氏璧与出土的常规文物相比,至少在外形来看,应有明显的不同。经初步推算,和氏璧的厚度至少为10公分(厘米,cm),其并非古人儒家学者佩戴的环形佩玉,甚至,很可能和氏璧仅仅是一个经过简单粗加工的璞玉。同时,由于相传和氏璧被秦始皇制作成了传国御玺,而随着朝代的更迭,该御玺又相传在唐后失传,和氏璧原有样式究竟如何,基本上已经无法得知了。

(假想图)

5和氏璧是什么玉?

和氏璧是我国古代“传国之宝”,举世无双,被尊崇为国家的象征,“荆山之玉、灵蛇之珠”(即“和璧隋珠”)为神奇珍宝,“国宝”是无价之宝,非“价值连城”所可形容。

《史记》称和氏璧为“天下所共传宝也”。初唐诗人杨炯《夜送赵纵》诗曰:“赵氏连城璧,由来天下传”,喻其极为珍贵。五代时前蜀道士杜光庭《录异记》卷七“异石”中记:“岁星之精,坠于荆山,化而为玉,侧而视之色碧,正而视之色白,卞和得之献楚王,后入赵献秦。始皇一统,琢为受命之玺,李斯小篆其文,历世传之”。其何以弥足珍贵,令人费解,古往今来也为之倾倒。“金镶玉印岩,面对凤凰台。地灵人杰多,福自荆山来”。数千年来,这是南漳县人民对自己家乡的赞美和歌颂。南漳县民间也有“玉石不分”之说,概源于和氏璧的质地构成。

据说,拉长石是硅酸盐长石族斜长石的一种,一般为白色,玻璃光泽,在表面上沿一定方向看,有时可见到蓝绿、紫红、金黄等色调,斜长石通常用An分子的百分含量来表示斜长石的成分,拉长石属中性斜长石,An含量50-70%,纯净而色泽美丽的斜长石可作宝石,由于拉长石在某个方向上可以闪现出像太阳光谱的七彩而得名为“光谱石”,这只是一种特殊的光学效应,偏离这个方向可能就难以观察到。

“璞”是未经加工琢磨的原石,璞又常有“皮”,有的因玉石在变质交代时形成“包含结构”,将好玉包裹在里面,还有因成为漂砾存在水流中形外壳呈铁锈色包裹,为氧化或铁质所染。当代地质界和考古界也认为和氏璧有“变彩”的特征,1921年,地质学家章鸿钊老先生在《石雅》一书中,肯定和氏璧是产于荆山地区基性岩的月光石,即拉长石,认为“和氏璧为宝石性质的拉长石,具有碧绿和洁白的闪光,转动一定方向,方能出现”。这也是和氏璧区别于“洁白无瑕”的和田玉之处。楚文史学家、地质考古学家一致倾向此说。有人说和氏璧是绿松石、蓝田玉或翡翠之类,绿松石自古产于鄂西北,表面色好,但无“色碧”和“色白”变化(变彩),质较脆。月光石(拉长石)表面光泽较差,“多为璞”(即玉外包有泥土或石头),经打磨后,阳光照射下可折射多彩,质不脆。

元好问《论诗绝句》:“少陵自有连城璧,争奈微之识碔砆”(碔砆,像玉的石头,即璞石、石包玉)。南漳县板桥镇雷坪董家台一带所产的一种石头即为拉长石,采掘此石后经加工,呈透明状,光泽好,有史书中关于和氏璧描述的直感。且绿松石早在石器时代晚期已被我国古人所饰用,春秋时期宫廷玉工不可能不认识它。“蓝田玉”(陕西出产)色泽好,比绿松石韧性强,古来已出名,但质地不如斜长石,古代运用广泛,不可能像“和氏璧”那样“物以稀为贵”。至于翡翠(中国古为鸟名,后借指碧玉)之说就不足信,英国著名的自然科学史学家李约瑟博士曾认为认为,18世纪后,翡翠才由缅甸输入中国,国外称为“硬玉”,中国借鸟名称之,翡翠亦有“玉中之王”的美称。其实我国早在新石器晚期已有翠绿硬玉制作的镞形器,周代的翡翠刀柄,汉代的翡翠多次出土,唐代的翡翠制品也多,古代典籍所载也多。李博士的结论虽站不住脚,但尚不能断明和氏璧即为翡翠制品。所以,和氏璧只能是斜长石。

好了,关于和氏璧图片和和氏璧图片的分享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大家通过这篇文章了解的如何了?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没有问题,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