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丨 奥军(奥军乌克兰人)
2023年04月16日丨佚名丨分类: 探秘大家好,关于奥军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我就来为大家分享一下关于奥军乌克兰人的相关知识,文章篇幅可能较长,还望大家耐心阅读,希望本篇文章对各位有所帮助!
1诺维战役中的奥军主将:梅拉斯,梅拉斯的生平简介
梅拉斯是拿破仑战争期间奥地利陆军元帅。1729年生于特兰西瓦尼亚,17岁参加奥地利陆军。七年战争期间担任过利奥波德·约瑟夫·冯·道恩元帅的副官。1781年晋升上校。1794、1795年先后在下莱茵与中莱茵作战。第二次反法同盟其间率部与拿破仑在义大利交战。在俄国元帅亚历山大·苏沃洛夫的指挥下,梅拉斯带领的奥军与俄军一起先后取得了卡萨诺、特雷比亚、诺维战役及热那亚包围战的胜利。苏沃洛夫回国后,刚当上第一执政的波拿巴向义大利的俄奥军队发起进攻。梅拉斯不久(1800.6.14)即在马伦哥战役被拿破仑逆转,遭到惨败。第二天,双方签订《亚历山德里亚协定》,奥地利丧失了明西奥河以西的领地。随后奥军被迫撤退。回国后梅拉斯担任了波希米亚军团司令。1803年退役,1806年去世。
简历
1729年出生于特兰西瓦尼亚的Radeln, 1806年在捷克Elbesteinitz去世。
1746年参加奥地利军队。(iron duke注:17岁从军,服役57年,真是老革命或老反革命了)
七年战争(1756-63)期间作为道恩.罗斯元帅的副官参加了非常多战役。
1799年被任命驻义大利奥地利军队的总司令(70岁!)
1799年,在苏沃洛夫统一指挥下,在阿达河和诺维战役取胜。(iron duke注:格鲁希在诺维战役打得非常勇,负伤7处后被俘)
1800年6月,迫使马塞纳在热那亚投降。
在苏沃洛夫离开义大利后,被任命驻义大利奥地利军队的总司令。
1800年6月14日, 在马仑哥战败,离开义大利。
被提名波希米亚司令和战争委员会主席。
1803年离开军队。
军事上是较成功的, 只是马仑哥尺漏的失败导致首相辞职毁损了其名陵仔烂声。梅拉斯在马仑哥的最大差错在于过早退出战斗(他的马两次被射倒), 留下奥地利军队由凯姆(iron duke注:一说是察赫)无效地指挥。虽然战斗结束于对峙状态, 两方都没占到对方阵地,奥地利人没再打算继续打,梅拉斯第二天签署了亚历山大里亚条约,停止了战斗。
评注
iron duke评注:靠资历评职实为大害,据我所知梅拉斯七年战争的表现为"尽职,但不出色",当上总司令主要靠半个世纪的服役经历。阿达河和诺维的胜利主要是苏沃洛夫的英明指挥。在马仑哥过早退出战斗归根结底还是怨自个,拿破仑的重戚宏大失误本给了他机会,可他以71高龄还亲自督队冲锋,坐马两次被毙,以至下午3点体力不支。勇气可嘉,但这不是时候。且早上的进攻组织太差,使突然性大打折扣。当然瞒过拿破仑集结了进攻部队还是显示了些能力的。
2为一口酒伤亡10000多人?奥军如何自摆乌龙,差点连皇帝都搭进去
一般而言,无论是对外作战或是对内斗争,至少都会有个与己不同的「 ”对手”。但册宽1788年的「 ”卡兰塞贝什战役”却是个例外,这次战役属于奥地利军队的「 ”内部斗争”,换句话说他们是在无意之间自己打了自己。 作为1787-1791年奥土战争的一部分,「 ”卡兰塞贝什战役”发生在1788年9月。在了解奥地利人是如何在无意间自己打了自己,我们首先需要了解那支军队的构成。彼时奥地利正处于哈布斯堡家族的统治下,帝国内除了奥地利人还包括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意大利人等众多少数民族。民族的不纤姿悉同、语言的隔阂使得奥利地军队在沟通上颇为困难,这也是之后「 ”自摆乌龙”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且这一状况甚至一直持续到100多年后的一战时期。 奥土战争(1787-1791):奥斯曼军队正在前往索菲亚 1788年9月,大约10万人的奥地利军队进军到「 ”卡毁乎兰塞贝什”(今属罗马尼亚),意图与奥斯曼帝国争夺多瑙河流域的控制权。9月17日夜(一说是21日),奥地利军队派出骑兵越过蒂米什河,去搜寻奥斯曼土耳其军队的踪迹。结果他们没碰上奥斯曼土耳其人,反倒是先碰上了一群吉普赛人,考虑到即将与奥斯曼土耳其的大战,骑兵们决定抓住这最后的放松机会,从吉普赛人手中买了一些「 ”朗姆酒”。(也有资料显示这些酒是吉普赛人免费提供的) 俄奥联军与奥斯曼土耳其对决的勒姆尼库之战 就在骑兵们喝的正开心时,一群步兵也越过了蒂米什河,想要加入喝酒的队伍放松一下。但骑兵们却拒绝了步兵的「 ”入伙”请求,这样一来骑兵和步兵就开始了争吵,并逐步演化为肢体冲突,再后来就有人动了枪。结果事情开始变的愈发严重,一些不明就里的士兵以为是土耳其人来了,便大喊Turci!Turci!(土耳其人!)听到消息,误以为战斗迫在眉睫的骑兵和步兵逃离现场,向着驻扎有己方军队的「 ”卡兰塞贝什”奔去。 而「 ”卡兰塞贝什”的守军在听到枪声后,也提高警惕严阵以待。当肇事的骑兵和步兵跨越「 ”蒂米什河”时,他们以为那是奥斯曼土耳其军队的一次骑兵冲锋,于是守军便向渡河的军队开了火。而正在渡河且醉酒的骑兵以为奥斯曼土耳其军队已经占领了「 ”卡兰塞贝什”,于是也开始了还击。 卡兰塞贝什之战,图画:Craciun Cristiana CC BY-SA 4.0 与此同时,「 ”卡兰塞贝什”内的守军也被这突如其来的枪炮声吓的惊慌失措,一些士兵试图逃跑,但更严重的事情还在后边。曾有一些军官试图阻止这场混乱,他们用德语大喊「 ”停止”!但对于奥地利军中不懂德语的其他民族士兵而言,这被误认为成土耳其人喊的战斗口号。这无疑加剧了奥地利军队的恐慌和骚乱。 在军官的呐喊声、士兵的 *** 声、枪炮的怒吼声,奥地利军队最终陷入了全面的混乱。士兵们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他们冲着每个疑似「 ”土耳其人”的黑影开枪,但实际上打的却是自己人。再到后来奥军高层也陷入了混乱,他们相信土耳其人确实攻入了己方大营,并作出了撤退的决定。而在撤退的过程中奥军统帅、皇帝约瑟夫二世还让自己的马带到了小河沟里摔伤。 卡兰塞贝什之战,图画:Craciun Cristiana CC BY-SA 4.0 两天以后,当真正的土耳其军队抵达「 ”卡兰塞贝什”时,他们发现此处几乎没有任何防御,并很容易占领了这里。至于奥地利军队,混乱的当晚大约伤亡了10000人左右,并输掉了开战后的首场战争。要不是俄军攻势凌厉,让奥军有了调整恢复时间,更大规模的失败恐怕在所难免。而这一切都源自于奥军在无意间自己打了自己,更严格的说是「 ”一群士兵为了喝酒而引发的失败”。 1789年奥军围攻贝尔格莱德,这还需要感谢俄军给力,让奥军有了喘息时间 由于「 ”卡兰塞贝什战役”太过戏剧性,所以关于它的真实性也颇受人关注。对于质疑者而言,这样的事情未免过于匪夷所思。有人认为这一损失数字,其实混淆了内部混乱、与土耳其作战和与当地拉瓦几亚人作战的损失。而且1789年的奥土战争中,奥地利军队中确实出现了数万人的损失数字,但他们大多是疟疾等疾病造成的。 不过,保罗·伯纳德在1868年的《约瑟夫二世皇帝传》中,记述了「 ”卡兰塞贝什战役”奥军损伤10000人,尽管奥地利的战争档案馆中并没有这方面的记录。当然,这个我们并不需要惊讶,毕竟作为皇帝和奥军统帅约瑟夫二世带领10万军队出战,却在没遇见敌人的情况下自损一万,自己还在撤退途中摔伤,实在算不得什么光彩的事。以此来想,这段事件不见于正史记载也算正常。
3七年战争中的奇景:腓特烈大帝率军大败欧洲联军
更多的坏消息传来,奥军收复西里西亚大部,一支由哈迪克中将率领的小分队突入柏林,而谣传法军和瑞典军都在向此地靠拢,一旦柏林失陷,他的家人,武器和弹药都将落入敌手,他急速的回援他的首都,途中他得到新的消息,称法军和瑞典军并没有移动的迹象,而哈迪克的奥军骑兵只有3400人,而当地的卫戍部队不知虚实,竟然不敢抵抗,任由他勒索重金以后而离去(10月16日)。不久传来另一好消息,不知为什么,占领东普鲁士的俄军无缘无故撤退了(小阿普拉克辛以为女沙皇病重自动退兵)。现在只要对付开入萨克森的法军和帝国联军就可以了。心事重重的腓特烈二世改变行军路线,领着他的军队抵达莱比锡以西的罗斯巴赫附近。在这个地方,他那支仅剩2.1万人,疲惫不堪的军队,终于面对面的和4.1万法国和帝国联军遭遇。联军虽然拥有优势,但苏比兹深知自己的部队杂乱无章,而帝国军更是多数是新教徒,对普鲁士作战毫无热情可言。因此并不打算进行会战,他计划用当代最流行的军事艺术---警戒线战术改蚂,威胁腓特烈的后方交通线,迫使腓特烈不战而后撤,最终被挤在一个狭小的空间,落入三路大军的合围中而投降。在不断的变换阵地中,法军和帝国军的配合出现了问题,帝国军萨克森-希尔德豪森的约瑟夫大公爵的迂回部队没能得到法军的严密掩护,行动出现了脱节。在罗斯巴赫一座屋顶上观战的腓特烈二世,当即抓住了战机,命令塞得利茨的3800骑兵出击,当即把联军右翼冲垮了,在敌军重整之前,普鲁士王弟亨利亲王的7个步兵营突入法军中央,90分钟之内,罗斯巴赫战役就结束了(11月5日),联军损失7000人而普军枝歼悄只有550人,腓特烈二世下令善待俘虏,并邀请被俘的军官与他同桌进餐,他请求大家原谅菜肴不够,因为,绅士们,我想不到你们来的这样快,来的这样多。
英国和腓特烈二世同意感到高兴,对这位新的盟友建立起信心,伦敦街上大放烟火庆祝他的生日,而虔诚的美以美教徒声称这位不信教的英雄为唯一的救世主。7月29日已经回到 *** 的老威廉·皮特是普鲁士国王的坚定支持者,他谴责坎伯兰公爵签署的停战协定,他说服国会拨款保卫汉诺威及帮助腓特烈二世,以前国会只愿意拨款16.4万英镑在汉诺威建立观战部队,这次在罗斯巴赫大捷的影响和老皮特的鼓动下,决心每年拨款120万英镑建立一支参战部队,老皮特和腓特烈二世同意公同选择布伦瑞克公爵的胞弟,普鲁士国王的妹婿斐迪南亲王作为这支新军队的统帅,斐迪南年方36岁,是一位长的英俊,有教养而且英勇的人;他的小提琴也拉的很好,柏尼曾说:“他可能凭这些条件获得美好的前程,”他当时是普军内仅此于腓特烈二世的第二号人物。
腓特烈二世没有猛渣多少时间去高兴。黎塞留公爵统帅的一支法军,仍然控制着汉诺威大部。在罗斯巴赫之战的同一天,4.3万奥军包围了施韦德尼茨,此为普鲁士在西里西亚的补给中心;腓特烈二世在那里留有4.1万人防守,由于逃亡和死亡的缘故,已经减少到2.8万人了;这些军队是由贝费恩公爵指挥,他没能解除围困,1757年11月11日,要塞投降,落入奥军手中的有战俘7000,银币33万和足以供8.8万军队两月之久的补给品。胜利者和洛林亲王和道恩元帅的军队会合以后,增加到8.3万人,继续向西里西亚首府推进,同年11月22日,他们击溃了贝费恩公爵的残余部队,布雷斯劳陷落,至此,西里西亚大部分地区重归哈布斯堡家族。腓特烈二世觉得自己有理由觉得他在罗斯巴赫的胜利已抵不上这次失败。不过那次胜利,却使他恢复了勇气,他的军队也恢复了活力。法军在萨克森的掠夺,在提高士气方面对他帮助很大。腓特烈驱使他的士兵在12天里行军270公里,越过泥泞地带和西里西亚的残部会师。12月3日,腓特烈二世的4.3万人,在通往布雷斯劳的陆上与7.2万奥军相遇,在那天下午,腓特烈二世对他的军官发表演讲,已经勾勒出拿破仑军事演说的轮廓:先生们,你们不会不知道,正当我们忙于阻击法军和神圣罗马帝国的军队时,这里却陡降不幸。施魏尼茨陷落了;伯弗恩公爵败北了;布雷斯劳失守了,我们的粮草弹药全完了;西里西亚也大部分沦陷了。说真的,如果不是因为无限信任你们和你们的素质,而你们作为祖国的勇士和儿子,多次显示过这种素质,这尴尬处境将使我难以应付。
你们之中几乎没有人不是战功显赫。你们为祖国和为我所做的一切,我都了如指掌,并将永志不忘。因此,我对这次战役也十分相信。祖国有权期待你们拿出勇气,你们不会缺乏勇气。决战时刻已经来临。如果让奥军继续盘跨西里西亚,我便一事无成。我要晓告诸位:查理亲王的兵力虽两倍于我,但我要冲破战争艺术的束缚,哪里发现敌军,就在哪里进攻。问题不在于敌军的数量,或是他们占据了有利位置。我们依靠勇气,依靠缜密的计划就能成功。我必须铤而走险,否则,一切都会付之东流。我们必须打败敌军,否则,就让我们在敌军炮火下为国捐躯。我就是这样看待这一战役的,我就要这样行动了。把我的决心传达给全体官兵吧。让他们准备接受即将到来的考验吧。告诉他们,我要求他们不折不扣地执行命令。至于你们,我想到你们是普鲁士人,难道我会认为你们会辜负这一称号吗?如果诸位之中有人怕与我分担这一切风险,他可以今晚就退伍,而不会受到任何斥责。!
我知道,你们谁也不会背弃我。那我就仰仗诸位的帮助,并相信必然会赢得胜利了。在此次战役中,一旦下令出击,如果骑兵不全力以赴冲向敌阵,我就在战斗结束后叫他立即下马,叫他充任留守部队;如果步兵在战斗中表现出一丝一毫的犹豫,胆怯或拿不住军刀,我就割去他的军服上的花饰!好啦,先生们,晚安!过不了多久,我们要么已经打败敌人,要么就永远见不着了。
到这个时候,奥军所遵循的,还是一种费边战术,不与腓特烈的军队正面作战,但由于受到人多势众及当时所获的的几次胜利的鼓励,洛林亲王决定不理会道恩元帅的忠告,决心在战场上一雪前耻。两个敌对王朝的士兵,4.3万对7.3万,朝着对方,进入彼此的剑阵和火网之中,这次战役,拿破仑说,洛伊滕会战是运动、机动的决断的杰作。仅此一战就足以使腓特烈名垂千古,并使他跻身于世界伟大将领的行列。腓特烈在高地上看到,奥军成俩列长长的横队,普军成纵队接近,于奥军阵线成垂直,腓特烈派他的前卫部队展开在奥军前方,以隐蔽其部队朝右转,朝着奥军阵线右翼延伸点部位某一点运动,他的纵队在这里转换成横队,成45都角挺近,直插至敌人的阵线延伸部,就像古代底比斯名将伊巴密浓达那样,形成一个典型的斜形战术,在敌人大部队完全没能做出反应前,就击溃了他们;奥军有两万人在混乱中被俘,这是史无前例的,而腓特烈只付出了6300人伤亡的代价。
战争一结束,腓特烈就感谢他的将军们“今天将使你们的名声永远为这个国家的后世子孙所铭记。”这位胜利者,利用这个机会乘胜追击,第二天,他的部队就包围了布雷斯劳,守城的奥军司令在城内贴出公告,声明若有任何人提到投降这两个字,立即格杀勿论。但半个月后他自己却率1.7万人投降了。不多久,除了一个小小的要塞外几乎整个西里西亚又回到了普鲁士的手里。洛林亲王在道恩元帅沉默的责备下,无地自容,只好返回他的庄园。
贝尔尼等其他几位法国首脑人物,均一致劝说路易十五与普鲁士谈判,但蓬巴杜夫人拒绝,并将外长贝尔尼主教撤换,代之以舒瓦瑟尔公爵。但是法国不禁怀疑,自己是牺牲殖民地而替奥地利打仗,所以对战争前景灰心至极。黎塞留在汉诺威的表现也是一样,因此在1758年2月一并遭到撤换。取代他的是克勒忙伯爵,一位保有经过教皇特性保有神职的教士。法军面对斐迪南·冯·不伦瑞克亲王坚定的压力下,终于撤出汉诺威;3月,他们放弃明登;不久又放弃了伐里亚,斐迪南亲王继续向西挺进,6月23日,他以半数兵力打败了克勒芒公爵在莱茵河克雷菲尔德所布置的主力,克勒芒放弃他的权利,让给Contades 。这位则联合从罗斯巴赫败回来的苏比兹亲王,才挡住斐迪南的如潮攻势。
4奥军和法军各自的作战策略是什么?
据此约翰大公命令军队展开判亏吵追击。奥军以4个纵队向安齐格挺进。追击的路线穿过森林,道路崎岖不平,而且组织涣散。
与此同时,法军于12月3日拂晓前在霍恩林登村外占领了阵地,战斗队形成两线配置;另指定两个师实施迂回机动并突击奥军左翼。晨8时许,奥军先头部队走出森林,在霍恩林登村外突然与法军遭遇。地处森林,缺乏道路,奥军不能将其全部兵力投入战斗。
况且,其左空碧路掘侍纵队在行进中遭到法军一个师的攻击,未能与主力汇合。在法军尚未完成迂回机动并从后方打击敌军之前,交战双方各有胜负。法军完成了迂回机动,莫罗立即命令转入总攻。法军从正面和后方同时发起攻击,从而决定了战局。
54万法军力挫十多万奥军,拿破仑数度险死在战场,又如何逆风翻盘
1796年11月15日拂晓,晨光熹微,两万多法军却与奥军在村口展开激烈的桥梁争夺战,这已是拿破仑最后的机会,一旦失败,数万法军必将万劫不复。然而在进攻的过程中法军未曾料想到,一个致命的意外出现。 原来在混乱之中拿破仑身先士卒,不慎跌落堤坝,陷入沼泽,行将灭顶。就在此时奥军先锋部队却已经赶到他面前,阻绝了他身后的法军。这大概是拿破仑戎马生涯中离死亡最近的战役之一,这场战役便是奠定拿破仑在国内地位的曼图亚争夺战。 一、争夺意大利的"锁匙" 1793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六被人民推向断头台,法国周边国家的封建势力卷起了反法的狂潮。1796年春,法国督 *** 为了驱除国外干涉势力,维护法国稳定,决定派兵兵分两路,一路从德意志进攻抵御联盟军队,另一路则南下防御联军入侵法国。 初出茅庐的拿破仑此时担任法国意大利方面军总司令,出乎人们意料的是他竟然率领着一支穷困不堪的军队势如破竹,在意大利一路凯歌。转眼到了5月底,拿破仑已经抵达了奥地利军队最后一道防线,越过明乔河围困了意大利重镇曼图亚。 曼图亚位于意大利波河和明乔河交汇处,地形险要,工事显著,关联意大利南北交通要道,号称"意大利锁匙",一旦占领此城,必可取道南下进军整个南部地区,其位置的战略地位不言而喻。此时,意大利奥军残兵15000人退守曼图亚城,等待奥地利军队的支援。拿破仑却已在奥军援军来之前将此城围困。 此时奥地利皇帝为了保证意大利的控制,不惜代价也要为曼图亚解围。于是,奥皇请出了德高望重的72高龄老将维尔姆泽元帅,率领60000雄兵对拿破仑的军队进行征伐。反观拿破塌镇仑军队,自出征旅闹开始便带了共计40000兵力,若非在意大利取得大捷,得到补充,这支军队连衣食住行都成问题。纵然两军实力高下立判,但拿破仑却毫不畏惧。 二、奥军致命的错误 接到命令的维尔姆泽当即兵分三路前往曼图亚,并信誓旦旦地言道8月以前奥军必将在他带领下重新夺回米兰,可还未与法军交战他便犯下了第一个错误。按照维尔姆泽的指示,其副手科斯达诺维奇奉命率领一支部队占领加尔达湖西岸,待主力进军法军时他在侧面偷袭,维尔姆泽则从湖的东岸沿阿迪杰河南下;同时他又派维多维奇军队从主力东侧南下进攻莱尼亚戈,牵制法军。 维尔姆泽的安排看似没有问题,但他却忽略了拿破仑对情报的重视程度。当拿破仑获悉敌军一切动向以后,不禁松了一口气,因为维尔姆泽的三个纵队毫不相连,特别是西路军队更与其他两路军还隔了一个大湖,彼此间难以支援。因此,拿破仑当即撤离曼图亚机动作战。傲慢的维尔姆泽毫无阻拦便得以进团镇粗入曼图亚,他对拿破仑的胆魄平添几分蔑视之意。 可很快不幸的消息传入城中,原来当他进入城中之时,拿破仑已经重兵击溃科斯达诺维奇的部队。维尔姆泽不得已即刻支援西路奥军,可是为时已晚。8月5日,两军相遇,法军一个是首先向奥军右翼发起冲锋,旋即佯装不敌,维尔姆泽当即大喜,以为敌军力不能支,发起对法军的追击。 可就在同时,奥军左翼遭受到敌军重击,维尔姆泽方才知道他中了敌军声东击西之计。可是面临法军重炮轰击的拿手好戏,奥军已然不敌,他们只能在法军猛追猛打下,亦步亦趋向北逃至原来驻守特伦特的大本营。奥军经此一役损伤40000余人,士气大打折扣。拿破仑军队经过7天的战斗,从未有过洗漱和睡觉,此战结束以后又无休止地急行军,马不停蹄再度包围曼图亚。 三、法军再陷困境 遭受重挫的老将并不甘心让这初出茅庐的小子压一头,于是他重新征集50000兵力打算将法军赶出曼图亚所在的大区伦巴第。但他这一次仍是犯了先前错误。拿破仑将敌军情况谙熟于心,不露声色等奥军主力到来。当维尔姆泽到达巴萨诺时,他再度完全脱离了另一路纵队。此时,拿破仑战机来了,他当即从曼图亚撤军,调动庞大兵力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偷袭敌军后方罗韦雷托。 9月4日,在法军的猛烈冲击下,奥军后方部队被迅速吞并,其主帅不得不逃出罗韦雷托。此时听闻后方部队全军覆没的维尔姆泽瞠目结舌,他原以为拿破仑军队此时会受莱茵法军失利的影响,北上支援,他只需要坐等其不敌,从意大利撤离时守株待兔即可。可未曾想到他竟然成了那只兔子。当法军吞并后方奥军后,拿破仑军队士气大振又用两天60多英里的行军速度歼灭维尔姆泽主力,老将军不得已龟缩曼图亚。 原本沉浸于北面部队胜利喜讯的奥皇不得已召开御前会议,决定从莱茵战线调60000精锐,由在莱茵战线取得优异战绩的阿尔文齐元帅指挥,前去解救曼图亚的奥军。阿尔文齐的军队数量和质量比维尔姆泽更胜一筹,显然法军再度处于劣势。然而,维尔姆泽所犯的分兵错误阿尔文齐又重犯了一次。 为了迷惑拿破仑,阿尔维奇让达维多维奇率25000人沿阿迪杰河南下偷袭法军侧翼,自己35000人则从正面挺进布伦塔河,两军于曼图亚北面的维罗纳会师。虽然这次拿破仑仍是提前获悉敌情,且派了部分兵力据守奥军来路先要关口,准备同之前那般分而歼之,但奈何此次奥军兵力实在太过强大,前线法军难以阻挡奥军主力。 四、出人意表的机动作战 听闻此事后,拿破仑不得已留下8300人包围曼图亚,自己率领28000人前去营救马塞纳,阻止奥军会师。结果双方在维琴察爆发激烈的遭遇战,法军不敌,只能退回维罗纳。法军重新整顿后,拿破仑并未责怪那些据守隘口却失利的士兵,反而加以鼓励,但是却对军官竭尽所能加以嘲讽,质疑他们的能力,激起他们对奥军的斗志。果然,这支失利的部队在日后竭尽所能冲锋陷阵。 随后,拿破仑调整作战计划,他打算在达维多维奇与阿尔文齐汇合前击溃阿尔文齐军队,采取各个击破的计划。此时阿尔文齐已经抵达离他们不远的卡列蒂耶罗。在摸清敌情后,法军率先冲向敌军的阵地,当双方交战时,天气急剧变化,狂风暴雨席卷整个战场,这令法军进攻更加困难,不久后,法军被人数众多且阵地坚固的奥军击退。 眼看奥军两军就要成功会师,拿破仑决定采用一个及其大胆且出人意表的行动。法军被击退当晚,法军留下一支部队从正面伪装,让敌军误以为法军驻守阵地,而实际上法军大规模部队迂回到阿尔文齐部队后方的阿尔科拉村,冒险地将自己置于奥军两军之间。更糟糕的是,法军所在位置四周都是沼泽,不仅进攻困难,后撤也十分危险。 但此时国内督 *** 已经忌惮拿破仑在国内的威望,一旦此战失利,他必将万劫不复。冒着破釜沉舟的决心,拿破仑率领法军发动了对村中奥军的攻击,双方就阿尔科拉村的桥梁展开了争夺。原本未有引起重视的奥军当发现这是法军主力时,双方已为争夺桥梁进行惨烈厮杀。 五、拿破仑命悬一线,荣光终归法兰西 阿尔科拉桥梁经过三天的战斗已经三易其主,期间拿破仑身先士卒,甚至险因自己暴露在敌军火力下丢了性命,若非士兵们舍生忘死地进行营救,恐怕他已葬身于沼泽。眼看法军的劣势越来越明显,拿破仑知道正面攻击已经很难奏效。看着由于疲劳而疏于防范的奥军,拿破仑心生一计,他让一支精锐的小规模骑兵迂回奥军侧面,故作声势,唱起了四面楚歌的戏码。 不出所料,奥军见此情形当即大乱。法军主力部队当即把握战机,从正面进攻,迅速夺取桥梁。拿破仑身先士卒引领法军,可好巧不巧,敌军一颗榴弹直接朝他袭面而来,正当拿破仑以为自己将要见上帝之时,他的炮兵上尉使劲将他推开,却牺牲了自己的性命。这可能是拿破仑离死亡最近的一次了。 奥军的炮火彻底激怒了拿破仑和法军,在愤怒的诱使下,法军舍命冲锋,最终粉碎了阿尔文齐的军队,拿破仑取得了决胜的关键。奥皇听闻此讯,害怕拿破仑借机直取维也纳,再度支援意大利奥军,于是阿尔文齐又再度拥有60000士兵。但可能人上了年纪不思变通,他竟重蹈覆辙,并未从过往战事中吸取经验。 次年1月13日,奥军与拿破仑一支法军遭遇,陷入苦战。拿破仑借着那支法军争取来的时间,率领部队抵达利沃里山地,夜间借着朦胧月光俯视山谷。奥军无数的篝火就已经令一些法军胆寒,但拿破仑却发现敌军炮火还未抵达。拿破仑决定逼迫阿尔文齐在炮兵未来之际对法军进行攻击,于是便不断派部队袭扰奥军。阿尔文齐为法军所震慑,当即以为是法军主力,便对袭扰部队发动猛烈攻击。 阿尔文齐的表现正中拿破仑下怀,他当即半夜叫醒沉睡的法军炮兵,利用高地居高临下炮轰奥军。在法军各个兵种协同作战之下,奥军处于极端劣势。奥军见难以冲向高地,便派遣一个师迂回作战,试图占领高地。奈何奥军一举一动早已被拿破仑料到,奥军最终被法军打击得自乱阵脚,还未等后方奥军占领高地,便全军溃逃。最终曼图亚战争以拿破仑胜利而告终。 曼图亚争夺战是继土伦战役后,拿破仑在第一次反法联盟中的又一巅峰之作。曼图亚的沦陷标志着奥地利再也无法主导曼图亚,法国夺得了意大利地区的话语权。人民是崇尚英雄的,此时法国督 *** 腐败无能,拿破仑却舍生忘死为法国夺取了一个又一个荣耀桂冠,引起督 *** 的忌惮,但正是人民对他崇尚的信念才让法国督 *** 不敢对他妄下杀手。拿破仑因人民而获救,法国因拿破仑而荣光。 在现今的时代,崇尚英雄是永不过时的话题。崇尚英雄是对舍己为人精神的认可,这并非是给人民打上庸人的烙印,毕竟岁月长河的历史始终由人民而书写。但英雄是一个时代的里程碑,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光荣历史的标志与信念。新中国的成立离不开先烈的奋勇牺牲,新中国的成长离不开两弹元勋的呕心沥血。我们的民族并不缺乏可歌可泣的英雄,唯有尊重过往的英雄,续写昨日的篇章,方能有今日的展望! 参考资料: 《拿破仑日记》 R.M.约翰斯顿 伍光建译 《拿破仑文治与武功》 安徽人民出版社
关于奥军和奥军乌克兰人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如无特别注明均为原创,转载请以超链接形式注明转自财广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