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天竹梗的功效与作用及药用价值(南天竹有啥功效)
大家好,相信到目前为止很多朋友对于南天竹梗的功效与作用及药用价值和南天竹有啥功效不太懂,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南天竹梗的功效与作用及药用价值相关的知识点,文章篇幅可能较长,大家耐心阅读,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1南天竹梗作用与功效,有什么副作用?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拾遗》
【拼音名】Nan Tiān Zhu Gěnɡ
【英文名】Stem of Common Nandina
Stem of Heavenly Bamboo
【来源】
药材基源: 为小檗科植物南天竹Nandina domestica Thunb.的茎枝。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Nandina domestica Thunb.
采收和储藏:全年右采,除去杂质及叶,洗净,切段,晒干。
【原形态】南天竹 常绿灌木,高约空搭模2m,茎直立,圆柱形,丛生,分枝少,幼嫩部分常红。叶互生,革质有光泽;叶柄基部膨大呈鞘状;叶通常为三回羽状复叶,长30-50cm,小叶3-5片,小叶片椭圆状披针形,长3-7cm,宽1-1.5cm,先端渐尖,基闻楔形,全缘,两面深绿色,冬季常变为红色。花成大型圆锥花序,长13-25cm,花直径约6mm,萼片多数,每轮3片,内两面三刀轮呈白色花瓣状;雄蕊6,离生,花药纵裂;子房1室,有2个胚珠,枝亏花柱短。浆果球形,熟时红色或有时黄色,直径6-7mm
内含种子2颗,种子扁圆形。花期5-7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长于疏林及灌木丛中,多栽培于庭院。
资源分布:分布陕西、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湖北、广东、广西、云南、四川、贵州等地。
【化学成份】南天竹茎含南天竹种碱(domesticine),南天竹种碱甲醚(O-methyldomesticine),小檗碱(berberine),药根碱(jatrorrhizine)木兰花碱(magnoflorin),编幅葛任碱(menisperine),南天竹碱(nandinine),异波尔定碱(isoboldine)及南天青碱(nandazurine),去氢南天宁碱(dehydronantenine),清风籐碱(sinoacutine),N-去甲南天宁碱(N-nornantenine),羟基南天宁碱(hydroxynantenine),荷叶碱(nuciferine),去氢异波尔定碱(dehydroisoboldine),掌叶防已碱(palmatine),黄连碱(coptisine),非洲防已碱(columbamine),芬氏唐松草定碱(thalifendine),芬氏唐松草亭碱(thalidastine),5-羟基小壁碱(berberastine),表小檗碱(epiberberine),去四氢碎叶紫堇碱(groenlandicine)。
【药理作用】小檗碱见黄连条。南天竹碱见南天竹子条。
【性味】辛苦;性寒
【归经】肺经
【功能主治】 清湿热斗缓;降逆气。主治湿热黄疸;泻痢;热淋;目赤肿痛;咳嗽;膈食。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
【各家论述】《贵州民间方药集》:镇咳止喘,兴奋强壮。
【摘录】《中华本草》
2天竹黄和天竺黄的区别
两者肯定都是药,当然有不同之处!
天竹黄
【其他名称】竹黄、竹膏、天竹黄、竹糖。
【性味归经】归心、肝经。
【主治】清热化痰清心定惊。
【应用】用于小儿惊风、中风症、本品清热化痰、清心热定惊的功效及性能均与竹沥类似、亦宜于热痰蒙闭心窍所致者。治小儿热痰惊风、高热抽搐者、长于牛黄等清热化痰、熄风止痉类药物配伍。若治中风、痫症等神晕者,常与石菖蒲、郁金等化痰、开窍之品同用。本品亦用于热痰咳喘,可与桔梗、瓜蒌等清肺化。
痰药同用。
【用法用量】煎服,3—6g;研末冲服,每次0.6—1g;或入丸剂
【主产地】云南、广东、广西等地。秋冬二季采收。生用。
天竺黄
本品为禾本科植物青皮竹Bambusa textilis McClure或华思劳竹 Schizostachyum
chinense Rendle等杆内的分泌液干燥后的块状物。秋、冬二季采收。
【性状】 本品为不规则的片块或颗粒, 大小不一。表面灰蓝色、灰黄色或灰白
色,有的洁白色,半盯弊透明,略带光泽。体轻,质硬而脆,易破碎,吸湿性强。无臭,味
淡。
【鉴别】 (1) 取本品适量,炽灼灰化后,残渣中加盐酸与硝酸的等容混合液,滤
过,滤液加钼酸铵试液,振摇,再加硫酸亚铁试液,即显蓝色。
(2) 取滤纸 1片,加亚铁氰化核渣钾试液 1滴,待干后,再加本品盐酸溶液 1滴、水10
滴与0. 1%茜红的乙醇溶液 1滴,置氨蒸气中熏后,滤纸上可见紫色斑中有红色的环。
【检查】 体积比 取本品中粉 10g,轻轻装入量筒内,体积不得少于35ml。
吸水量 取本品改则悄5g,加水50ml,放置片刻,用湿润后的滤纸滤过,所得滤液不得过44ml。
【性味与归经】 甘,寒。归心、肝经。
【功能与主治】 清热豁痰,凉心定惊。用于热病神昏,中风痰迷, 小儿痰热惊痫、抽搐、夜啼。
【用法与用量】 3 ~9g。
【贮藏】 密闭, 置干燥处。
CONCRETIO SILICEA BAMBUSAE
本品为禾本科植物青皮竹Bambusa textilis McClure 或华思劳竹Schizostachyum chinense Rendle等杆内的分泌液干燥后的块状物。秋、冬二季采收。
【性状】本品为不规则的片块或颗粒,大小不一。表面灰蓝色、灰黄色或灰白色,有的洁白色,半透明,略带光泽。体轻,质硬而脆,易破碎,吸湿性强。无臭,味淡。
【性味与归经】甘,寒。归心、肝经。
【功能与主治】清热豁痰,凉心定惊。用于热病神昏,中风痰迷,小儿痰热惊痫、抽搐、夜啼。
【用法与用量】3~9g。
【贮藏】置干燥处,密闭保存。
你可以查一下,看二者区别!
3中草药:南天竹子的功效与作用
南天竹子
(《纲目拾遗》)
【异名】红杷子(王玷桂《不药良方》),天烛子(《三奇方》),红枸子(《现代实用中药》),南竹子(《广西中药志》),钻石黄(《上海常用中草药》)。
【来源】为小檗科植物南天竹的果实。
【植物形态】南天竹,又名:蓝田竹(《竹谱详录》),杨桐(《纲目》),阑天竹(《群芳谱》),大椿(《花镜》),猫儿伞、小铁树、老鼠刺、珍珠盖凉伞。
常绿灌木,高约2米,平滑无毛。茎直立,少分枝,幼枝常为红色。叶通常为2~3回单数羽状复叶,各级羽状叶均对生,最末的小羽片具小叶3~5枚;小叶椭圆状披针形,长3~10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革质,深绿色,冬季变红色;叶柄基部膨大呈鞘状,包围茎上,叶柄及总轴有纵条纹。圆锥花序顶生;萼片多轮,每轮3片,渐移变为花瓣,花瓣6,白色;雄蕊6,分离;子房1个,花柱短。浆果球形,鲜红色,含种子2颗。花期5~7月。果期8~10月。
生长于疏林及灌木丛中,多栽培于庭园。分布河北、山东、湖北、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广东、广西、云南、四川等地。
本植物的根(南天竹根)、梗(南天竹梗)、叶(南天竹叶)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采集】秋季果实成熟时或至次年春季采收,晒干,置干燥处,防蛀。
【药材】乾燥果实,近球形,直径6~9毫米,外表棕红色或暗红色,光滑,微只光泽,顶端宿存微突出的柱基,基部留有果柄或其残痕。果皮质脆易碎。种子扁圆形,中央略凹。昧酸涩。以干燥、色红、完整者佳。
产江苏、浙江、广西等地。
【化学成分】含生物碱,主为南天竹碱甲醚。其他尚有原阿片碱、异紫堇定、南丁宁碱、南天竹碱等。又含蹄纹天竺素-3-木糖葡萄糖甙、翠菊甙。
【药理作用】①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南天竹碱、南丁宁碱对冷血动物(蛙)可引起吗啡样麻醉作用;对温血动物(小鼠、犬)小量时引起轻度麻醉,大量时引起痉挛(阵挛型及强直性),犬有流涎、呃逆、大便失禁等;脊髓的反射性增高,最后则陷于麻痹。南丁宁碱之作用较南天竹碱为弱。
②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南天竹碱、南丁宁碱均有抑制心脏的作用。对离体蛙、兔心脏均有直接的麻痹作用,阿托品不能影响之。毒毛旋花子素有一定的拮抗作用,肾上腺素次之。南天竹碱对血管之作用,报道不一,有云对离体蟾蜍下肢灌流有扩张作用,但也有报道,无论对离体蟾蜍或兔之血管灌流,影响不显著,可能系提出之生物碱皆属不纯物所致。南丁宁碱对离体兔耳或蛙下肢血管皆无影响。对兔静脉注射,皆可引起血压下降,此乃由于心脏受抑制所致,最后死于心脏麻痹。
③对平滑肌的作用
南天竹碱能使豚鼠在位肠管紧张度上升,但对离体肠管之作用则相反;对离体兔子宫小量兴奋、大量麻痹。南丁宁碱对离体的兔肠及子宫、犬肠管,皆为小量兴奋、大量抑制;对在位兔肠及子宫,则仅见兴奋作用,(开始时可见有短暂之抑制),强度随剂量而增加;此作用点在植物神经末梢及肌肉两方面。
④其他作用
南天竹碱、南丁宁碱对横纹肌有直接麻痹作用,与箭毒不同。最初曾报告有局部麻醉作用,但被否定,二种生物碱对呼吸中枢有抑制或麻痹作用。有人提出,南天竹碱具有吗啡样的"菲类"结构,对神经系统的作用较强;南丁宁碱具有"原小檗碱"样结构,属于原浆毒,对心肌、骨胳肌作用较强,而对中枢神经系统作用较弱。早年提出的生物碱,皆为一种混合碱,故作用较为复杂。
【性味】酸甘,平,有毒。
①《现代实用中药》:"酸甘。"
②《福建民间草药》:"苦酸涩,先毒。"
③《广西中药志》:"味酸甘,性干,有毒。"
④《上海常用中草药》:"苦涩微甘,平。"
【功用主治】敛肺,止咳,清肝,明目。治久咳,喘息,百日咳,疟疾,下疳溃烂。
①《王圣俞手集》:"明目乌须,解肌热,清肝火,活血散滞。"
②《科学的民间药草》:"为镇咳药,用于气喘症。"
③《福建民间草药》:"能止泄提神,强筋益气。"
④《药材学》:"敛肺。治久咳自汗,并治阴萎。"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2~5钱;或烧存性研末。外用:捣敷或烧存性研末调涂。
【宜忌】外感风寒咳嗽不宜。
【选方】①治小儿天哮:经霜天烛子、蜡梅花各三钱,水蜒蚰一条。俱预收,临用水煎服。(《三奇方》)
②治百日咳:南天竹干果实三至五钱。水煎调冰糖服。(《福建中草药》)
③治三阴疟:南天竹隔年陈子,蒸熟。每岁一粒,每早晨白汤下。(《文堂集偏方》)
④治下疳久而溃烂,名蜡烛疳:红把子烧存性一钱,梅花冰片五厘。麻油调搽。(王玷桂《不药良方》)
⑤解砒毒,食砒垂死者:南天竹子四两,擂水服之。如无鲜者,即用于子一、二两煎汤服亦可。(《纲目拾遗》)
⑥治八角虱:红杷子同水银捣烂擦之。亦可浸酒,去风痹。(《纲目拾遗》)
提醒您:南天竹子 此中草药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4中草药:南天竹梗的功效与作用
南天竹梗
(《纲目拾遗》)
【来源】为小檗科植物南天竹的茎枝。渣中植物形态详"南天竹子"条。
【化学成分】茎含木兰花碱、小檗碱、药根碱虚梁猜、蝙蝠葛碱、南天竹碱、南天竹碱甲醚、南天青碱、异波尔定碱,而未发现有南丁宁碱。
【药理作用】小檗碱见"黄连"条。南天竹碱见"南天竹子"条。
【功用主治】《贵州民间方药集》:"镇咳止喘,兴奋强壮。"
【选方】治目亦疼痛:南天竹梗五钱,路边荆、马兰、冬桑叶各三钱。水煎服。(《湖南农村常用中草药手册》)。
提醒您:南天竹梗 此中草药来源于网络差型,使用前请遵医嘱。
5五味子和天竺子是相同的植物吗?
五味子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 (Turcz.)Baill.或华中五味子Schisandra sphenanthera Rehd. et Wils.的干燥成熟果实。前者习称“北五味子”,后者习称“南五味子”。
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摘,晒干或蒸后晒干,除去果梗及杂质。唐等《新修本草》载“五味皮肉甘酸唯颤好,核中辛苦,都有咸味”,故有五味子之名。五味子分为南、北二种。古医书称它荎蕏、玄及、会及,最早列于神农本草经上品中药,能滋补强壮之力,药用价值极高,指铅有强身健体之效,与琼珍灵芝合用治疗失眠。
天竺子,(Common Nandina Fruit)别名 天竹子、南竹子、白天竹、白天竹。 来源洞悉 为小檗科植物南天竹Nandina domestica Thunb. 的果实。
形状相似但不是同一种植物。
6南天竹叶作用与功效,有什么副作用?
【出处】《纲目拾遗》
【拼音名】Nan Tiān Zhu Ye
【别名】 南竹叶(《百草镜》),天竹叶(《上海常用中草药》)。
【来源】 为小檗科植物南天竹的叶片。
【化学成份】含微量木兰花碱,嫩叶含抗坏血酸((10毫克%)。
【性味】《广西中药志》:味苦,性寒,无毒。
【功能主治】
治感冒,百日咳,目赤肿痛,瘰疬,血尿,小儿疳疾。
1《广西中药志》:治目赤肿痛,疟疾,跌打。
2《上海常用中草药》:止血,止咳。治血尿,百日咳。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附方】
1治人稍觉头痛,身体酸源码友困,便即感冒寒邪,急宜服此药发散,毋使传经,变成时疫:南天竹叶三十片,乌梅、红枣各三枚,灯心三十根,芫荽梗三段(无芫荽梗以葱白三节代之),甘草、麦冬各三钱,柴模早胡二钱。水二钟,煎一钟,不拘时温服,微汗即愈。(《行箧检秘》却疫方)
2去风火热雹槐肿,眵泪赤痛:南天竹叶(煎水)洗眼。(《纲目拾遗》)
3治小儿疳病:南天竹叶,煎汤代茶服。(《纲目拾遗》)
4治瘰疬初起:南竹叶,威灵仙、夏枯草、金银花各四两,陈酒四壶(浸泡),隔水煮透,一日三服。每服药酒,须吞丸药。丸药方:僵蚕一斤(炒研),砂糖和丸桐子大,每次吞一钱。(《百草镜》)
5治疮毒:南天竹全苗。捣烂敷。(《湖南药物志》)
【摘录】《*辞典》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3-04-24 19:36:11
目录 返回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