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原兵变(泾河兵变)
大家好,关于泾原兵变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我就来为大家分享一下关于泾河兵变的相关知识,文章篇幅可能较长,还望大家耐心阅读,希望本篇文章对各位有所帮助!
1唐朝泾原兵变的起因,唐德宗如何平叛?
1、九月,唐德宗为解襄城之围,命舒王为荆襄、江西、沔鄂等道节度诸军行营兵马都元帅。又令泾原诸道兵马援救襄城。十月,泾原节度使姚令言率五千士卒抵长安。
2、泾原之变,发生在公元783年。那时,唐德宗在位,他不愿再忍受藩镇的跋扈,有心逐一平定。公元782年,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叛唐。第二年九月,唐德宗调发泾原士卒前去平定叛乱。
3、唐建中四年(783年)十月至兴元元年(784年)六月,泾原(治泾州,今甘肃泾川北)兵因不满朝廷不给赏赐而在长安发动的兵变。
4、李惟岳于是联同魏博节度使田悦、淄青节度使李正己,及山南东道节度使梁崇义一同举兵谋反。 德宗命幽州留守朱滔、淮西节度使李希烈等平乱。
5、建中四年(783)十月,德宗准备调往淮西前线平叛的泾原兵马途经长安时,因为没有得到赏赐,借口伙食不好而反叛朝廷,这就是泾师之变。
2什么是朱泚之乱
朱泚之乱有名泾原兵变,是唐代中期的兵变事件。建中四年(783年),泾原地方士兵兵变,变军攻陷帝都长安;唐德宗仓皇出逃至奉天(今陕西乾县),更引发皇帝被变军包围一月馀,史称奉天之难。
五,朱泚之乱,由泾原籍士兵爆发的战乱,又经过一段长时间的战斗,不过最终战败。六,经历了黄巢之乱,唐朝已经基本破灭,唐帝后来被藩镇掳走,后来逃回长安,后又被朱温逼迫至洛阳,又让唐帝禅让,建国后梁,唐朝亡。
卢纶《塞下曲》其三是一首描写守关将士夜追逃兵的诗。敌军首领带领着残兵败将,趁着风高月黑的夜晚分子仓皇溃逃。然而正当此时天不作美,下起了漫天大雪。斗志昂扬,信心十足。
3唐德宗削藩险些导致亡国,为何他仅用一道罪己诏就化解了危机?
唐德宗的这份罪己诏发布后,立即在叛军中引起了轩然大波。当时魏博、成德、平卢、幽州四镇发动叛乱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逼迫朝廷保持藩镇割据的现状,而不是想要推翻朝廷,更不是想尊奉李希烈(783年僭越称帝)或朱泚为帝。
唐德宗削藩险些导致亡国,立即颁发了一道罪己诏然后当时的藩王大多数都原谅了他,并且愿意与朝廷和解,因为当时那些反叛的将领们,大多数都是因为他的政策不得不反,当政策改变的时候也就熄灭了造反之心。
这一下,唐德宗被逼无奈只能逃离长安。李适还痛下“罪己诏”,声明“朕实不君”,公开承担了导致天下大乱的责任。这件事后,唐德宗不再削藩了,反而开始纵容藩镇,同时又开始重用太监。
“泾师之变”迫使唐德宗停止削藩的计划,下“罪己诏”向军阀势力妥协,但军阀势力并没有就此罢休,公元784年,朔方节度使李怀光发动叛乱,唐德宗被迫再次逃离京都,逃到了梁州。
4唐德宗执意削藩,为什么会因此引发奉天之难呢?
1、奉天之难又称为四帝二王之乱,它的发生是唐朝实力大大削落,无力控制地方政权而引发的,所以也是唐朝衰落的标志。 奉天之难的发生背景。
2、唐德宗在位初期就致力于削藩大业,不过却以失败告终了。根本原因在于唐德宗没有足够强大的国力和财力做支撑,兵力不足、财力不足注定失败。
3、但是,李适在削藩过程中,利用藩镇打藩镇,这让参与朝廷削藩战役的节度使大为不满,导致形势发生逆转。战火一下从河北蔓延到河南,而且东都告急。
5资治通鉴中关于泾原兵变的记载原文
1、上发泾原等诸道兵救襄城。冬,十月,丙午,泾原节度使姚令言将兵五千至京师。军士冒雨,寒甚,多携子弟而来,冀得厚赐遗其家,既至,一无所赐。丁未,发至浐水,诏京兆尹王浐犒师,惟粝食菜啖。
2、泚遂过数里,息于逆旅。泚将梁庭芬入泾州说田希鉴曰:“公比日杀冯河清背叛,今虽归顺,国家必不能久容,公他日不免受祸。何如开门纳朱公,与共成大事!”希鉴以为然。庭芬乃追及泚言之,泚大悦,使庭芬却往泾州。
3、唐德宗带着皇妃、太子、诸王等仓皇出逃,由咸阳到奉天,护驾的只有宦官霍仙鸣及窦文场。泾原兵进入皇宫府库,大肆掠夺金银。朱泚进入宣政殿,自称秦帝,改元“应天”。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2023-05-28 22:56:37
目录 返回
首页